化工廠管線氣體外洩,電腦看得到!工研院成功開發「氣體洩漏影像自動辨識技術」,運用全球首創的「管線洩漏智慧偵測辨識軟體」,強化影像辨識技術,讓演算法自動偵測判別氣體外洩,彌補傳統人工偵測辨識率不足的問題,大幅提升廠房與公共安全,因而獲2018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入圍殊榮。
專注於奈米藥物研究的「巨生生醫」,由於技術門檻高,雖然開發過程歷經無數挑戰,但現在水到渠成,未來巨生這個小小奈米,卻可望發揮大大效益。
我國通過長照相關法案,政府對於高齡化及失能人口照護的重視,如何建構友善居住環境,提升樂齡及失能族群的生活自主能力,並降低照護系統的負擔,是未來發展重點。台灣的輔助科技產業在技術與產品商業化已累積能量與經驗,部分產品已具有國際地位,加以精密製造與資通訊科技快速發展,仍有很大的應用空間。
工業4.0以資通訊與知識數位化技術為基礎,在發展上除了要掌握包括智慧感測系統、異質網路整合、物聯網開發平台、CPS-Based應用服務及巨量資料分析等關鍵技術外,更要加強人才與知識投資,這是臺灣目前最需要努力的方向。